Sunday, October 30, 2011

吉兰丹的马来风筝

住在新村的关系,小时候常常看到天空飘着无数的风筝,视线常常被那五颜六色的风筝吸引着,也喜欢看到风筝飘在天上的感觉。由于住在西海岸,看到的都是小型的风筝(laying-layang)。开始接触到更多资讯时,才知道马来风筝(wau)的体积庞大,形状更为吸引人和出色。

随着时代的进步,渐渐的,抬头看看天空,也难得看到风筝的影子。这一次的哥打巴鲁之旅,特地安排了参观马来风筝的制作过程为旅程的一部分。

Pak Shafiebengkel wau坐落在前往Pantai Cahaya Bulan的路上。所以就安排在Pantai Cahaya Bulan的路程里早上去了Pantai Cahaya Bulan看日出,就在回程参观了他的bengkel

网上的资料显示他的bengkel就在Balai Polis Badang的前面,但是,我们在同一条路上徘徊了几趟也看不见他的bengkel。问了附近的居民才知道他的bengkel其实只是一间很不起眼的工作室。旁边种植了许多竹,以用来制作风筝的支架。



我们造访时,Pak Shafie正在里面专心的工作。他沿着描绘好的图案用锐利的工具刀切割,bengkel里没有电灯,Pak Shafie就只是靠着从窗外投射进来的光工作,这绝对是一份考眼力的工作。



游览四周,看到许多不同造型的马来风筝悬挂在工作室里,颜色十分绚丽。马来风筝的图案讲究对称,采用的图案都是以花卉为主。马来风筝的种类繁多,Pak Shafie制作的wauwau bulan, wau merak, wau kucing, wau jala budi, wau payung berekor等等。








马来风筝的制作相当讲究,制作一个大型的马来风筝需要用上整个月的时间。东海岸常常有组织风筝比赛,Pak Shafie制作的马来风筝大部分都是用作比赛的用途,但是,也有一些顾客买来作为一种装饰品挂在家里。由于马来风筝的制作过程费时费神,所以价钱也相对的不菲,但是,若好好保护,一个马来风筝是可以用上一辈子的。

Pak Shafie也感叹,如今哥打巴鲁也只有他一个人制作马来风筝,看来这门艺术也面临失传的危机,看到60多岁的Pak Shafie在工作室里默默耕耘,对他为马来西亚艺术出的一份力感到敬佩。

读者可以从这个网站浏览到不同种类的马来风筝。
http://senivisual1.blogspot.com/2010/02/seni-kraf-wau-khazanah-tradisional.html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